天气预报:

西青区气象台202432807时发布:今天白天晴转多云有扬沙,西北风5-6级阵风8转东南风4-5级阵风7;今天夜间晴间多云,东南风转北风4-5级阵风6-7;气温:154℃。


名    称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青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201110001807180/2022-00003 发 布 机 构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西青政发〔2021〕8号主    题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成 文 日 期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有效

废 止 依 据 :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青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字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现将天津市西青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西青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青区人民政府

20211220

(此件主动公开)



西青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也“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巩固。

2021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亿元;内资到位额220亿元,同比增长21%;外资到位额2.45亿美元,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特点是:

(一)产业发展不断加速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创建。工业发展扎实推进,研究制定西青区制造强区建设实施方案,培育发展车联网、集成电路等5条重点产业链;578家规模工业企业预计实现总产值1435亿元,同比增长16%171家企业产值超亿元,重点产业链工业总产值403.2亿元;加快5G部署,新建通信基站776座。现代服务业持续提速,制定《2021年西青“海河国际消费季”促消费活动方案》,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深入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全年预计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同比增长15%;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新服务模式同比增长50%;服务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5.4%

新动能引育成效显著。坚持以智能科技为引领,聚焦新优势产业、新兴产业,20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1.5%101家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7%,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1%54家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19.2%。累计共有5000万元以上的新动能储备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963亿元,亿元以上的新动能落地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338亿元。天津市依依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我区首家本土培育的上市公司和我区首家民营上市公司。承接第二届天津“海河英才”创业大赛,借助“赛展会”吸引12名高端人才来我区创业,19家企业入选天津“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8家企业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年引进各类人才5759人。

(二)协同开放步伐深入

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加大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服务雄安新区等重点任务推力度,制定《2021年西青“招引新动能 首都资源百日行”活动方案》,开展央企招商攻坚,推动13家央企子公司落户我区。借助北京招商中心,成功举“携手央企·共赢未来”等重点项目签约活动,共引进北京项目70个。深入落实美丽“口子镇”建设,在21条主干道路105个主要路口安装完善了交通信号灯,主干道路实现了交通标志标线全覆盖。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举办第四“运河记忆”非遗展等活动,全景展现京津冀文化旅游产品。组织与京冀对口学校进行了多次学访交流互动。

招商引资广结硕果。制定出台《西青区招商引资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把招商引资工作列“一把手”工程。借助世界智能大会车联网先导应用创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峰会等活动,开展西青区专题推介。发挥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作用,引进优质项目落户我区,常态化邀请清华、北大等6所商学院走进西青,成功促进EMBA六校联盟在区内注册。依托在沪驻点专班,走访上海和浙江的企业总部。全区新增注册企业5008个,注册资本合计359.03亿元。成功引进友成汽车华北总部基地、德国考泰斯高端汽车系统等重点项目577个,计划总投资358.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2个。

重点项目持续发力。启动实“十四五”期间1010工程项目,分级分类推动项目建设,38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当年完成投资84亿元,200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8.2亿元,已有车联网先导区一期智能基础设施及应用平台建设工程、利福特电梯等149个项目开工。积极用好国家级、市级扶持政策,组织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申报专项债券,2021年为西青区大数据中心等9个项目发行专项债券10.13亿元。

(三)改革创新持续推进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加速有序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量化指标完成率达89.5%,排名位居全市前列。围绕车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布局,借助项目合作带动资本混合,通过新设混改企业、出资入股两种方式,累计成立11家混改企业。组织开展了与河西、南开、红桥三区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将由飞地移交的11个旧楼区纳入长效管理范围。

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76“雏鹰”、“瞪羚”、领军企业达到343家,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9亿元。新增有效发明专利3265件。制定了《西青区大学科技园建设实施方案》和《西青区大学科技“科创10”支持政策(试行)》,启动建设西青大学科技园、天津师范大学科技园、天津工业大学科技园、天软信创大学科技园,装修及配套设施已完成,拟入孵的重点企业(项目)超200项,新引进入孵企业超过60家。

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编制《“一站式”政务服务手册》,围绕社会事务类高频事项,制定了首期20个事“一件事”办理目录,实“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个窗口、一次办结”集成审批服务新模式。落“一制三化”3.0改革,取消行政许可事项7项。推行承诺制审批,深“证照分离”改革。深化工程建设审批改革,不断完“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套机制”等制度体系,积极推“区域评估、告知承诺、联合验收”等改革举措,加强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实施审批代“交钥匙”工程。

发展环境有力改善。出台《西青区关于加快新动能引育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若干支持政策》,不断提高政策扶持精准度。深入推进“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政企互通平台共收集企业问题2322个,答复综合满意度99.49分,解决综合满意度99.58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围绕企业帮扶精“护苗”,提出“三步走”靶向服务企业方式,通过建立开“三级领导包联”、“下午茶叙”等方式倾听企业诉求,与企业建立动态联系,全区各部门组织接链促需会等活动80余场,涉及企业千余家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积极推动市场主体落实诚信经营主体责任,自主申报年度报告,企业年报率达95.58%

(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农业经济加快发展。实施新建1万亩设施农业工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89万亩、产量3.72万吨。推动农“芯片”领域项目发展,成功举办2021年天津国际种业博览会,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完成全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水产业创新体系西青区综合试验站。大力推进小站稻产业振兴,完成小站稻播种3.1万亩。做大做强沙窝萝卜产业,与京东合作建“京东农场”,开展正宗沙窝萝卜专销及产地溯源。不断壮“生态六埠”“大美稻香”等农业观光旅游品牌。

农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开展政策性农业农村保险管理,不断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制定印“双轨并行”村居改造建设导则,加强大沙沃村居改造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完成56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工作,推动大沙沃村起步区20套示范样板房实现还迁入住。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继续健全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全区15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高质量完成换届。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创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新培育农户家庭农场8个。加强集体经济薄弱村长效帮扶,持续巩固帮扶成果。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在全区创建8个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村。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增强对口支援地区造血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三个结对地区拨付区级财政帮扶资金超过1亿元,帮助结对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7870人。新增引导12家企业到结对地区投资,到位投资额1.04亿元,完成消费帮扶2.55亿元。

(五)区域环境改善提升

生态环境加速整治。完成68家企业VOCs低效设施提升治理和杨柳青电厂7号机组脱硝再生工程,大力推动8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持续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管理和农业面源治理力度,狠抓污染减排,强化联防联控和精细化管控。预计到年底,全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4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65.3%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比例达到83.3%。切实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果,辛口镇成功获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立西青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我区各项行动有力开展。全区新增造林绿化200亩,植树1.4万余株,地被花草和水生植物30万平方米。

人居环境优化美化。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对我区重点道路进行立面整修,整修面积18.7万平方米。做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作,全区收运处置生活垃圾20.55万吨。强化环卫公厕管理,提升全区106座环卫公厕的服务水平。开展清整行动,出动3800余人次,清除垃圾杂物330余吨。实施泽杨道、海泰北道道路绿化苗木栽植工程,提升改造绿化面积6.3万平方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加强对各街镇、市级卫生村、农村公厕督导,改善环境面貌。

开发建设不断提标。在全市率先完成区级国土空间阶段方案编制,建立1+11+25规划编制体系。推动控规编制及修改20余项,完成18个村庄规划编制。组织了2021年第一批、第二批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科学编制西青区综合交通、生态修复、绿色生态屏障等专项规划,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持续整治耕地撂荒,启动“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行“回头看”工作。建设完成成智路、新望道等14条道路,总长度7.9公里,总投资4.1亿元。协同推进地铁781011号线建设进度。

(六)民计民生保障有力

社会保障健全完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33万人,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1.4亿余元,全年新增就业2.3万人。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0.519.6319.97万人,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4.5%。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4.8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28.17万人,城乡居民36.67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待遇达到全市最高水平,2800余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长护险待遇。夯实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补贴7000余万元,惠及13万余人次。推动中北镇日东里、寰东里、霞东里等8个小区提升改造,改造建筑面积24.98万平方米,受益群众3100户。

社会事业加速升级。充实教育资源总量,11所中小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扎实推“双减”工作,对257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综合治理,出台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高效开展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高标准建成西青区城市检测基地,累计完成核酸检测40余万份。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建成25个接种点,全区疫苗储存能力达20万支,累计接种101.6万人。推动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顺利开诊,106名乡医进入站、室服务。针对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完成老年人签约6.3万余人,60岁及以上失能半失能入户医疗护理服务8511人次。

文体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开展建党百年系列文化活动136项。组织文化惠民演出88“古柳讲坛”文化讲座24 场,深入基层培训百余次。开展第十八届西青区民俗文化旅游节、西青区文旅消费季等文旅消费活动66项,带动消费额度达15.32亿元,西青区旅游集散中心投入使用。设计制作《西青全域旅游地图》,实现了“一部手机游西青”。辛口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精武门·中华武林园被评为天津市红色旅游景区。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工作,更新、新建健身园118套、新建社区体育园9个、多功能运动场2个,年内授予78名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

(七)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平安西青扎实推进。“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喜迎建党百年、维护平安稳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切实履行“政治护城河”职责使命。建立健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运行机制,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强化打击治理新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力度,全力构建全社会反诈共同体。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全区未发生重特大个人极端案事件,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整改隐患22790项,重大隐患整改率100%。圆满完成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第一阶段清查工作。

社会治理逐步健全。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为契机,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健“街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民计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强化对“黑校车”行为打击治理,开展“校车”试点工作,29条校车线路已全部运营。大力压减存量债务,多渠道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确保全区债务风险可防可控。深入推进防非处非宣传教育,稳妥处置私募基金风险。精准防“小火亡人”,累计排查住宅小区238个,居民楼院1068栋。实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分级监管,日常监督检查完成率100%。创新深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强“全科网格”作用,网格累计排查问题隐患超过12件,结案率达到96.85%

深化法治西青建设。不断巩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成果,积极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开展首“西青区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服务月”活动,打造“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宣传等品牌项目。成“星火志愿服务队”,组建“法律服务轻骑兵”队伍,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送上法律服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思想解放还不充分,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大,影响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弊端尚未根本破除;高质量发展还有短板,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还不强;城市整体活力不足,开放发展水平不够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还有欠缺;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民生工作还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问题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2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两城三带三区”发展布局,打造大运河闪亮明珠,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城,奋力谱写西青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产业升级,夯实发展基础

提速都市型现代农业步伐。加快高端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积极创建国家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与天津农学院、天津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打造农业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快发展现代种业,重点实施沙窝萝卜提纯复壮和“小站稻”绿色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选育开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西青优质精品农产品进入全国高端市场。

加快现代工业发展。聚焦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和企业需求,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整体配套。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优势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工业园区发展方向与1+3+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相契合,集聚配套企业和要素资源,积极创建市级主题园区。全力推进工业领“双碳”工作,加快构建低碳工业体系,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做好减量。

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借助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契机,推进杉杉奥特莱斯、大悦城春风里、星悦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新零售、大健康等行业,进一步激活会展经济。加大服务业重点项目引育力度,加速产业聚集,建设特色服务业产业园区,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开展好西青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高质量运维西青区旅游集散中心。实施树蛙部落等乡村旅游项目,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二)聚焦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

加速新动能引育。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对研发平台“卡脖子”技术等方面的重点项目持续跟进,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720家,“雏鹰”、“瞪羚”、科技领军企业分别达到300家、30家和20家。积极推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推动各大学科技园服务团队建设,加强对入驻企业动态管理。实施创新载体培育行动计划,建成时空信息工程技术、原料药绿色制备、钢结构绿色智能制造3个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

推进人才保障。高质量做好人才引育,拓宽招才引智渠道,鼓励领军企业打包人才团队、技术专利等资源“带土移植”,靶向引进急需人才。拓宽人才发展空间,畅通重点人才工程申报对接渠道。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做好市级留创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建设管理,切实增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高水平项目和创新创业团队吸附能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住房问题。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放管服”改革,巩“一制三化”改革3.0版成果。全面推行承诺制审批服务,扩“一件事”审批事项,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升级完“亲清西青”企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和“津心办”西青旗舰店的服务功能,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智能化水平。深入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围绕“护苗”行动,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债务管控和风险化解工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智慧国资”网络监管平台系统,着力完善国企风险防控体系。

(三)持续扩大开放,激发增长活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招商工作体制改革,强化对全区招商工作的方向性指导。深入产业链研究,健全完善产业链图谱和重点企业、配套企业名录,按照细分领域,强化产业链系统招商。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等方向,做好重点在谈项目的持续跟进,加强与行业平台资源合作,力争在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龙头型、总部型项目上实现更多突破。

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发挥驻京招商中“桥头堡”作用,与京企资源聚集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全力开展对京招商工作,推动物美集团、东软集团等北京重点在谈项目落地。开展南站科技商务“站产城”一体化建设方案国际征集,提升载体建设与综合服务水平,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微中心”。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推“口子镇”加快提升。

强化项目攻坚。“十四五”重点任务和1010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跟踪督导,推动任务目标有效落实。促进在谈项目尽快落地,加快复星复游城项目方案的沟通与确定。推动经纬恒润研发中心二期及制造工厂、龙创汽车设计等项目尽快落地。推动鹏瑞利、呷哺呷哺等在建项目早日竣工。

(四)提标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生态环境改善。积极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完成全区碳达峰行动1+5方案编制。持续开展清河湖专项治理行动,落实河“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要求,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建。坚持耕地严保严管。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王稳庄、辛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建立绿色生态屏障长效管理机制,强化一级管控区管理。

聚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实施家庭农“百千万”工程,开展国家级和市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创建。集中打造白滩寺、青凝侯、第六埠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大沙沃村居改造试点项目加快实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持续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行水产健康养殖。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

优化城市公共环境。加快我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完善环卫设施建设。开展背街里巷、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对重点区域进行立面综合整修。深入推进垃圾分“撤桶并点建厢房”,建设厢房300个。启动区级渣土消纳场建设,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强化备案审批及执法检查力度。

(五)加速城镇建设,提升发展质量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持续优化“两城三带三区”空间布局。开工建设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天津市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落地。推动实施7个小区73.2万平方米的旧楼区改造。新建改造200个公共充电桩和11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加快落实住房保障供给,推进赵庄子村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各类停车设施建设。加强市、区重点工程及配套项目协调工作,实施芦北路等重点道路建设,持续推动轨道交通、地铁上盖等重点工程。启动一批市级、区级公园工程,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步伐。

积极推动地块开发。扎实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加速推进中北示范镇出让区地块、西营门街大明道北及怡和村片区、西青道以南芥园西道以北南运河片区、大寺镇张道口地块、大寺镇李庄子片区、大寺镇芦北路北侧片区、大寺镇周庄子片区、大寺镇大任庄片区、张家窝示范镇出让区地块、西青区赛达物流园片区、西青区赛达先导区地块、南站科技商务区片区、辛口示范镇出让区地块、王稳庄示范镇出让区地块、王稳庄镇稳盛道与津淄公路交口西南侧车联网先导区测试场地块、李七庄津涞道北邓店地块、李七庄荣乌联络线以西梨园头片区、李七庄中兴道以南片区、李七庄天祥工业园片区、精武示范镇出让区地块、精武学府工业园区地块、杨柳青示范镇出让区地块、杨柳青京福公路北金三角地块、杨柳青御河道西侧地块、杨柳青津京玻壳厂北侧地块等区域的开发建设。

(六)聚力民生福祉,打造幸福之城

持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升级完善西青人社云平台,推“就业红娘”形成品牌效应。全面强化就业政策落实,全年实现新增就业2.3万人,完成技能培训1万人。抓实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根治欠薪等专项行动,切实从源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实低保、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建设。推进全民参加医保,做好困难人群“应保尽保”。上线区级智慧养老平台,新增养老机构2家,开办老人家食堂129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达到60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0%

加快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强化教育保障,推进新望道小学等5所学校、幼儿园建设,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继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确保“双减”工作各项政策扎实落地。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健康西青行动,新增规范运行3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力发“智慧医疗”。积极探索“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模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强化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新增智能体育园、多功能运动场、健身园等运动场所129个。

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持续深入推进打击治理新型网络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基础性工作。聚焦“打、调、管、用、织、疏、奖、融”8项重点工作,加强全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成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任务。协同推进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落地执行,深入实“八五”普法规划,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建设。夯实“全科网格”基础,提升网格事件和12345热线工单处置效率。扎实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各位代表,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开拓进取,高水平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谱写西青区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备案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10001 津ICP备12005437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89号

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府前街2号  邮编: 300380 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7392579  邮箱: xiqingxxgk@126.com

wzalogo_06.png

主办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备案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10001 津ICP备12005437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89号

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府前街2号

邮编: 300380 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7392579

邮箱: xiqingxxgk@126.com

wzalogo_0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