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转作风 群众多受益 发展添动能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进一步锤炼好作风、提振精气神,切实把开展学习教育与服务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结合起来,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作风转到位 群众得实惠
“以前乘坐地铁需持证件先到客服中心换票,现在刷脸就直接进站,对于行动不便的我们来说省力多了。”出行越发便利,让残疾退役军人左超感到格外暖心。这正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退役军人关心关切问题,用心用情为退役军人办成可感可及的实事之一。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打通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上,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与市交通运输委、天津轨道交通集团配合,建立我市残疾退役军人“天津地铁App爱心码”,实现无需换票即可人脸识别进站乘车,为残疾退役军人创造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在开门教育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相关部门优化退役军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津心办”App和微信小程序平台,实现退役报到、恢复户口、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和转移接续等11个事项“一网通办”。现在,军人退役返乡办事所需跑动的部门从5个减少到1个、办理时长从5天减少到15分钟、所需材料从18份减少到5份。截至目前,该一站式服务平台已受理申请5665件,并构建起全市统一的办事流程、业务系统、办理事项、服务标准,实现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极大提升退役军人的满意度与归属感。
“‘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落实到每一个暖心举措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宏波表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学促干,以作风转变为抓手,推动各项拥军优抚政策落地见效,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优抚对象身边。
作风硬如铁 发展动能足
这几天,位于西青区的天津纺织集团“纺织记忆·天津色织厂文创园”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距离这一文创项目开业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天津纺织集团下属天津市天泰染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泰公司)的党员干部配合项目运营团队紧盯进度、招商引资、招聘员工……作为全市国资国企“一企一策”推动存量盘活的生动缩影,该项目运营后,预计将带来上千个就业岗位,并提升区域人居环境。
“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我们以学促干解难题,推动存量资产盘活利用见行见效,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天泰公司副总经理刘洪云告诉记者,天津色织厂文创园项目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天津色织厂老旧厂房,也是天津纺织业蓬勃发展以及几代纺织产业工人艰苦奋斗的见证。唤醒“沉睡”资产绝非易事,天泰公司党委成立攻坚小组,分类施策,以过硬作风突破重重困难,解决积累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完成清场任务,确保项目如期顺利开工。
奔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天津纺织集团党委坚持刀刃向内,扎实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改与不改、是否真改,最能检验党员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天津纺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葛传兵说。天津纺织集团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企业集中调研,现场为群众解难题,还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倾听基层声音,截至目前已征集意见建议近200条,正在将其逐一转化为群众的“满意账单”。
眼下,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有机遇更有挑战。天津纺织集团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打造学习型、担当型、实干型干部队伍,涵养优良作风,全面提升团队战斗力。该集团下属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调整战略布局、优化业务结构,全力拓展电商检测这一新兴市场份额。企业各部门更是形成合力,优化流程、提升效能,以“7×24小时”的服务承诺,全力以赴保障客户需求,推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