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西青区气象台07时发布:今天白天分散性雷阵雨,东北风转东南风1~2级,最高气温31℃;今天夜间阴有中雨伴随雷电,东南风转南风1~2级,最低气温25℃。

契合产业需求 培养复合人才

发布日期:2025-08-19 来源:天津日报
字号

眼下,天津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5届毕业生刘华骏已顺利入职天津市泰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实现了“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我们学校成立了市属高校中首个实体创新创业学院,又率先开设了‘求实创新·融智赋能’微专业,帮助学生提升岗位适配能力。”刘华骏说。

刘华骏所说的微专业,是在学生主修专业之外,围绕特定学术领域或职业素养开设的针对性强的小课程模块,专门用来提升学生某方面的专业技能,以“小而精、跨学科”的独特优势颇受学生青睐。

“微专业能及时响应社会需求变化,在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上展现出大功用。”天津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专任教师简皓介绍,该校开设的“求实创新·融智赋能”微专业,从双创理论提升、项目实践训练、项目培育孵化3个层面开发了8门特色课程,并从价值引领、知识架构、专创融合、赛课一体4个维度制定了12个人才培养具体目标,让学生聚焦行业前沿“订单式”学习知识、“项目式”提高能力、“个性化”提升思维,由100名不同学科专业的优秀导师组成的“百强双创导师”团队则带学生们找准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等在“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中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思维解决复杂性问题的高阶能力。

“微专业导师从最基础的理论讲起,带我们一步步进行实践,并通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品牌赛事的竞技场,让我们开阔眼界,提升动手能力,培养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刘华骏说,进入创新创业学院和“求实创新·融智赋能”微专业学习两年来,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中斩获6项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申请了3项专利,发表了2篇论文,这些对他目前从事的设计岗位帮助很大。

“跨学科、产学研融合是微专业的另一大优势。”简皓说,微专业这种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提供了打破学科壁垒的通道,让学生有了从“单一纵深”探索转向“交叉融合”学习的便捷机会,助其提高“一专多能”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生能在企业导师带领下,深入一线实操设备,在“真题真做”的历练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本领,为毕业生拓宽就业路。

“我就是在学校微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萌生了自己开公司创业的想法。”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何梓正,去年年初在读时便创办了天津智塘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已帮助10多家企业成功申报了科研项目启动基金。“学校把企业的紧缺需求融入微专业的培养课程中,以产业问题贯通知识点,让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形成初步的问题导向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双向奔赴’。”在何梓正看来,学校的微专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好的“领路人”,学生可通过理论课快速成为具备基础创业知识的创业者,并通过实践课了解业界前沿内容、提升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我们正以微专业担当人才培养的‘探路者’。”天津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面向新兴领域和前沿交叉学科等布局微专业,同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步,为毕业生铺就学以致用的职场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备案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10001 津ICP备12005437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89号

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府前街2号  邮编: 300380 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7392579  邮箱: xiqingxxgk@126.com

wzalogo_06.png

主办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备案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10001 津ICP备12005437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89号

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府前街2号

邮编: 300380 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7392579

邮箱: xiqingxxgk@126.com

wzalogo_0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