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长突破1万公里
记者日前从驻津央企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随着该公司“滨海109铺管船”将最后一节海管终止封头铺设在渤海南部海域,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突破1万公里。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管道工程技术与装备能力实现全方位跨越,对加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升国家海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海上油气输送的“大动脉”,海底管道既串联油气田内部设施,又将油气资源输送至陆地终端,形成“水下井口—海底管道—陆地终端”的完整生产链。然而,海底并非一马平川,加之海底管道内部输送介质多为高温高压油气,外部又面临极端海洋环境及恶劣地质条件,随着水深增加,海底管道承受的压力呈几何级数增长。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具备在中国全海域自主进行海底管道工程建设的能力,建立起集设计、建造、安装、应急处置及维保在内的完整海底管道工程装备技术体系,形成了高度自主化全产业链条。中国海油自主研发海管海缆智能监测系统、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系统“海卫”等智能化设备,海管焊接质量和铺管效率显著提升,填补了多项国际技术空白。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