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 看西青如何“官方带娃”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西青区中小学生们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新学期,在学校里写完作业有不懂的找老师答疑解惑,还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供选择……课后服务“5+2”模式开展的如何呢?来看看西青区中小学校如何“官方带娃”。
在西青区实验小学,往常星期二下午三点多,学生们都已经陆续放学了。而现在,学生们正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着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西青区实验小学教务处主任高艳说:“学校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和办学特色,设置“1+X”服务菜单。“1”是指确保每班除了周二和周四无作业日外,每天有一节“学业指导”,由教师指导完成当天作业,并适时开展个别辅导、答疑解惑。确保每一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回家后没有书面作业,切实解决家长与学生的作业焦虑问题。“X”是指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学校目前设置有年画类、器乐类、舞蹈类、科普类、心理类、红色文化类、植物养护类等17大类,73个项目的社团,学生自愿选择,精彩纷呈。
据了解,西青区实验小学为解决双职工家长接送孩子困难,同时减轻部分家长对孩子身体承受力的担忧,在本学期全面推行了“5+2”课后服务模式,即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
截至目前,该校100%的学生均参加了课后服务。通过家长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家长们对于学校”双减“工作的落地实施也给予了高度赞誉。
学生家长张翠说:“以前周二放学时间比较早,我也没有时间来接,都得靠老人过来接。“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利用周二放学时间进行社团活动。我们孩子参加的是美术社团,我觉得孩子自从参加社团活动以后更加自信了,对于专注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每天作业量也明显减少了,基本在学校都能写完。这样就增加了更多亲子时光,下班后就可以陪孩子看看书,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了。”
所谓“双减”,一是减校内作业负担,二是减校外培训负担。因此今秋开学以来,西青区杨柳青第二中学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除延长课后社团活动时长外,老师也站好课后服务的每一班岗,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为同学们讲解不懂的知识点。这样的转变,让九年级六班学生杜翔宇感受颇深。杜翔宇说:“我参加了学校课后托管,在托管时,老师会查看我们的作业情况,而且也会为我们指导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以前,周六日时间紧凑,还得上课外辅导班,压力比较大。现在周六日,自主学习时间长了,也有更多时间拓展兴趣爱好,像绘画、书法这些,也不会影响学习,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相信会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西青区杨柳青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谢红华说:“‘双减’文件出台后,对于学生要减轻作业负担这项工作的落实,我们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多次召开学科组长会进行深入研讨。目前,我们学校对于作业已经明确规定:每周教研日学科不留作业,另外还有一天不留作业,学生整体作业量大大减少,每天孩子们在学校就基本能完成作业,回家有充分时间进行阅读和体育锻炼,还能和家长聊天谈心。”
“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教育发生了较大改变,部分面临中考的学生家长有些不适应,感到担忧和茫然。作业量减少,不再考试或次数明显减少,孩子的成绩好坏怎么体现?家长们显得不知所措。为此,西青区杨柳青第二中学也在积极优化解决相关问题的路径。谢红华说:“我们也是计划在后期加强家校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进校园还有跟家长进行联谊的一些活动,让家长逐步转变育人的目标,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通过不同的途径逐步转变家长对孩子评价的方式,让广大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不只关注于学业上,还要从孩子身心发展、体育健康等方面全面来评价孩子。”
下一步,西青区教育局也将借助学生、家长、社会等监督力量,开展专项调研,不断改进工作,这是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底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缓解社会和家庭的教育焦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