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举办“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新闻发布会
10月17日,天津市西青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新闻发布会。发布现场,邀请到西青区委副书记齐中波,西青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赵金玺,西青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利国,西青区张家窝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李根,西青区赤龙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刘辉为大家介绍西青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主持人: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西青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西青区委副书记齐中波先生,西青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赵金玺先生,西青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利国先生,西青区张家窝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李根先生,西青区赤龙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刘辉先生,为大家介绍西青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所关心的问题。首先,请齐中波先生作主题发布。
齐中波: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西青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场新闻发布会与各位见面。借此机会,我代表西青区委、区政府,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西青区的关心关注和帮助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西青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步构建,群众关心关注的治理难题得到积极回应,基层治理成效不断显现。根据此次新闻发布会安排,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西青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领导体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西青区委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建立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区委书记担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总召集人,区委副书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副总召集人,29家区级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组建了6个专项工作组,强化了目标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街镇、村居依托“大工委”“大党委”统一领导本地区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一贯到底的基层治理“动力主轴”,凝聚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协同力”。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按照要求成立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二是创造了“六治”工程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着力提升治理效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实施以来,每年制定任务清单,开展督查推动和检查评价,确保任务能落实、行动有成效。2024年,行动明确了113项任务、15个重点项目。“六治”工程组、各街镇党委和政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政治引领上,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基层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和各类工作的统一领导持续加强,形成了“一网四联”网格党组织体系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在综治能动上,不断推动平安西青建设向基层延伸,矛盾化解、信访纠纷、管理服务、治安防控、心理服务等方面治理成效明显,上半年信访事项总量较2023年同期下降57.3%。在法治保障上,深入推进“三官一律”进街道社区,实现133个行政村、146个社区全覆盖,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1939件次,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1件,救助14人。在德治教化上,持续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不断深化,推荐郝庆水等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刘克等13人入选“天津好人榜”,原白梅等12人入选“西青好人榜”,汇聚起了崇德向善的新风尚。在自治强基上,积极拓宽群众参与治理渠道,社会协同共治氛围浓厚,实施西青区议事协商能力再提升三年行动,总结推广“四议两公开”“六步决策法”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挖掘张家窝镇家贤里社区“红色物业”、赤龙南街佳和荣庭社区“荣庭六法”等典型,社区养老服务更加完善,志愿服务力量更加壮大,公益慈善事业助力更加明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完善。在智治支撑上,大力推进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推动西青区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智慧养老平台等建设,贯通市“津治通”社会治理融合平台,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三是丰富了强基固本减负赋能的实践探索,切实增强基层群众获得感。我们制定了《西青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2024年放权赋能10项重点措施和基层减负10项重点治理》方案,通过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建强骨干队伍,深化放权赋能,做实减负减压,推动保障下倾,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教育管理、权力监督得到进一步加强。2024年全区各街镇共招录43名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94名社区工作者;规范村(社区)机制牌子及证明事项,内外部挂牌数平均减少40%,开具证明事项平均减少80%;取消“津治通”活跃度通报排名,完善12345工单办理考核指标;赋予街镇灵活用人用编自主权,允许街镇在核定的编制和职数总量内自主调配使用等,为基层减负赋能取得阶段性实质成效,基层和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西青区委对照改革任务,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郊区特点和规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立足“六个重点”实现“六个升级”,全面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一是立足基层基础,发挥协调机制功能作用,推动基层治理统筹效能全面升级。以“机制统筹、专班推进、部门落实”的整体思路,加强相关部门的工作协同和政策衔接,最大程度上发挥协调机制的功能作用。坚持党的组织体系与责任体系、工作体系一体抓,完善以区委、街镇党(工)委、村居党组织为主轴,各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以及基层党组织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确保条块联动、执行有力。探索开展大寺片区“红色领航·片区精治”行动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培训,切实把基层治理“根系”扎牢,把基础做实。
二是立足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动基层治理多元共治质效升级。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通过召集村居民会议、民情恳谈会、居民议事会等方式,调动和保障群众的话语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畅通民意渠道,提升村居议事协商成效,确保小事不出村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持续开展村居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三室共建”,以法治强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社区,培育社区特色文化,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举办社区文化节、运动会,评选社区好人等,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以德治为抓手,为基层治理提供持久动力。
三是立足网格布局,合理规范共用“一张网”,推动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优化升级。推动党建、政法综治、环保、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网格划分共用“一张网”。推动党建引领“一网四联·细治入微”工程,落实落格落责赋能“一张网”。建立健全网格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完善网格平急一体、应急处置工作体系用活“一张网”。助力基层治理实现上下联动、反应快速、执行有效、服务提质。
四是立足破解难题,平衡好减负和赋能的关系,推动基层治理组织保障升级。制定《西青区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做到为基层减压减责、减文减会、减职减牌,不随意摊派任务、不随意抽调人员,不让基层做超出职责和能力范围之外的工作。坚持资源倾斜与智能支撑同步推进,为基层送政策、送人才、送资源、送保障,落实落细街镇“五权”。加强教育培训,补足基层治理队伍理论“养料”和精神“燃料”,提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提升提供坚强保障。
五是立足作用发挥,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和物业服务,推动基层治理服务质量升级。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协商议事、文体活动等多种功能,积极培育引进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推动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如建立特色社区空间、特色工作室等提升综合使用效率。注重以市场化方式为主渠道,不断扩大物业服务覆盖范围。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组织社区居民有序参与,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六是立足精准精细,启动西青“善治‘金钥匙’”计划,推动基层治理品牌赋能升级。立足新形势下我区群众身边存在的基层治理急难愁盼问题,紧密结合各辖区治理特点,按照领题、破题、解题、总结、提炼工作步骤,积极探索八类治理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样板。组建基层治理智囊团,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理论指导。组建基层治理帮帮团,培育基层治理达人,推动“两企三新”融入基层治理,选聘基层治理观察员等措施,推动基层治理理念、实践、制度创新。通过三年时间,形成一批西青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法,全面提升西青区基层治理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我就简要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齐中波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人民网:
请问区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立足社会工作部职责职能,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及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赵金玺: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大家知道,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是各级社会工作部的一项非常重要职责。西青区委社会工作部自年初筹备组建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政治立部、制度建部、学习强部、从严治部、作风兴部的要求,抓基层基础、抓制度建设、抓顶层设计、抓重点突破,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开新局、出新绩。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任务
牵头推进西青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及机制办公室的建立运行,明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印发《西青区关于进一步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实施方案》,认定25类重点服务管理人群,用心用情服务好群众。制定《西青区“激活社区、服务居民、赋能群众”社区议事协商能力再提升三年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6年)》,围绕提升协商阵地建设水平、提升议题筛选水平、提高议事协商效率、提升协商执行能力、提升成果转化质量、营造社区协商氛围六个方面发力,增强社区议事协商能力。牵头起草《西青善治“金钥匙”计划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大寺片区“红色领航·片区精治”行动三年计划(2024-2026)实施方案》,分类探索有效治理模式,推动实现精细化治理。
二是落实减负赋能,着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围绕“轻车壮马、减负赋能”,组织召开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会、调度会等专题会议,用好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推动重难点问题解决。开展小区典型案例征集,推动形成西青基层减负赋能工作法,实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了三年的招录方案,2024年招聘94名社区工作者,并已完成初任培训,全部上岗履职。组织全区500余名社工参加技能培训,1367名考生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编撰“社区工作政策一本通”,打造“全科社工”,切实提升社工管理服务能力。吸纳294名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组建21支志愿服务队,推动“45+11”个项目开展“红色物业”标准化创建,将物业力量有效嵌入基层治理,不断壮大基层治理力量。
三是党建引领多方联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构建共建格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培育“爱比邻”“爱链接”邻里调节队200余支,“小巷管家”队伍140余支、楼门栋长7000余名;组织500余名驻区高校大学生参加我区半程马拉松志愿服务保障工作,开展1300余场“微宣讲”“微市集”“微心愿”“微力量”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推动志愿力量有效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共治格局。打造中北斜村、四季花城社区等一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系点,实现基层治理点上治理,带动面上提升。打造“青倾议站”“板凳议事厅”“楼门议事角”等社区议事平台,推动实现“民事民议”“民商民决”。在我区大寺镇、赤龙南街、经开集团探索实施毗邻党建,打造社区学院、工业社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高地,实现治理资源有效聚集。构建共享格局。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组成175个新就业群体“阵地集群”;开展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提升改造,形成西青区“小办公大服务”“433”工作体系,深化“空间有用、服务实用、群众爱用”党群服务阵地,满足居民多元服务需求。在赤龙南街、津门湖街等,探索“空间换服务”运营新模式,壮大街镇、社区基金,提升社区自我造“血”能力。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基层治理平台,让百姓身在网格,幸福满格。
下一步,西青区委社会工作部将立足职责使命,以更加有力举措,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在优化机制、“六治”融合、减负赋能、聚力善治等方面实现新提升,不断构建我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赵金玺先生的回答。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天津日报:
西青区委组织部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上有什么招法举措?
孙利国:
首先,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今年以来,西青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扛牢政治责任、发挥党建优势,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创新载体,在政治引领上强统筹。坚持抓组织筑堡垒,实施党建引领“一网四联 细治入微”工程,健全“社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门栋(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推动组织联格、党建联建、党员联户、邻里联心,实现党的组织体系向最基层延伸。坚持抓书记强引领,升级打造“书记项目”3.0版,各级党组织书记围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选准立实“书记项目”701个,用好抱团结对、对标结亲等载体,通过党建工作项目化形成“抓住一个人、示范一班人、带动一群人、解决一堆事”的牵引效应。坚持抓党员带群众,常态化开展“‘青’叩家门·服务365”主题活动,深化“结亲定户”“双问双送双解”“三清单双承诺”等载体机制,实现全区4.1万名党员,全年365天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不打烊。
二是靶向攻坚,在难点弱项上求突破。抓住“关键人”,开展“书记提能·组织增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举办“优秀书记工作室”分享交流会,通过坐下来学业务、请进来谈经验、走出去看典型的方式,为全区304名基层治理骨干“充电蓄能”。用好“关键招”,在146个社区连续6年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印发《关于开展西青区“红色物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在协同共治中走出治理新路。办好“关键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协商机制,开展板凳议事会、设置“邻里话室”,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统筹各方力量开展组团式服务,精准投送到千家万户。
三是赋权扩能,在精细治理上出实效。推动阵地下移,以辛口镇第六埠村、中北镇澜湾花园社区为试点,探索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小办公大服务”亲民化改造,创新建设“创富工坊”,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集政治引领、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之家。推动力量下沉,做优做实“双报到”工作,重新调整优化机关单位报到街镇社区,推动460个基层党支部、7142名机关党员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开展从基层借调工作人员集中整治“回头看”,全面摸排、应退尽退、常态监督。推动保障下倾,牢固树立固本强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为村社区增拨党组织活动经费,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孙利国先生的回答。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今晚报:
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其中物业管理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请问张家窝镇在这方面有什么招式办法?
李 根:
2014年张家窝镇在全区率先完成示范小城镇建设,全镇16个村搬进了11个还迁社区。近年来,张家窝镇党委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家贤里社区为试点系统总结推广红色物业创建实践经验,探索构建了“红色大党委”“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企业”“红色微网格”为主要内容的“四红矩阵”工作模式,着力破解物业管理和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为全镇乡村治理上水平添砖加瓦。
一是加强红色大党委建设,强化党的组织领导。由包联社区的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大党委”第一书记,吸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组织书记担任“大党委”委员,积极参与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通过“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的议事决策机制,将物业公司纳入议事主体,共同解决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加强红色业委会建设,凝聚共治合力。积极推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组织成员参与还迁社区业委会选举。通过“居民提议点单-业委会接单-居民议事会议单-社区党组织理单-物业公司接单-业委会评单”六步工作法,实现了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公司“三方联动”,形成社区治理力量的攻坚“堡垒”。
三是加强红色物业企业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在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项目中建立党组织。按照有标牌、有标识、有制度、有窗口、有党员服务岗、有阵地的“六有”标准,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建立红色物业服务站,打造具有便民服务举措的微阵地。
四是加强红色微网格建设,破解治理难题。推动红色物业创建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在全镇182个社区网格的基础上,以30户至50户划分微网格,以楼门为单位建立党小组。推动还迁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的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楼门长,坚持在楼门公示楼栋党员身份、党员承诺事项,引导他们发挥人熟、事熟优势,服务社区治理。
通过“红色物业”创建,张家窝镇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一大批事关群众身边利益的“关键小事”和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比如,家贤里社区有效发挥社区大党委“五事五共”议事决策机制作用,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小区32栋楼的墙皮脱落修缮工作。香邑花苑社区充分发挥红色业委会作用,破解了小区乱停车问题。民盛里社区通过“红色物业”协同社区各类组织,根治了小区私搭乱盖问题等等。与此同时还迁社区物业费收缴率也由最初的30%提高到了95%以上,物业公司收益得到保障,服务质量同步得到提升,群众与物业公司的矛盾自然就少了,实现了共商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张家窝镇党委还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细化工作举措,努力打造“红色物业”2.0升级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全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贡献我们张家窝镇的力量。谢谢!
主持人:
感谢李根先生的回答。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西青融媒:
我们了解到今年赤龙南街成立了全市首家街道级的“赤龙社区学院”,那么请问刘主任,您觉得“赤龙社区学院”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刘 辉:
非常感谢媒体老师对我街“赤龙社区学院”及基层社区治理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下面由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赤龙南街作为我市大型保障房街区,始终坚持“高位谋划、高效推动、高标准落实”的工作思路,立足街道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因地施策,用小火慢炖、下绣花功夫,进行精准化精细化的基层治理管理。
一是创新治理格局。赤龙南街在去年“巾帼自强训练营”1.0版本的基础上,今年升级打造了2.0版本的“赤龙社区学院”,构建了“1123457”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即围绕“一个核心”、打造“一个学院”、依托“两大智治支持”、搭建“三个平台”、落实“四个善作善成”、探索“五方合伙人模式”、“七大高校”全面助力,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增效赋能。
二是精心设置课程。社区学院开设“七彩课程”,我们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进行调研,收集居民感兴趣的课程主题。通过整合教学资源,设置不同类别和不同难度级别的课程体系。有效利用教学场地,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为学院主课堂,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分课堂,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分类施训。比如,我们精心打造了红色情景剧《红色的孕育》,开设了传承非遗文化的掐丝珐琅、香道手工制作等“黄色文润”课程,共促和谐家园的“紫色亲子”教育课程和歌舞艺术等“橙色活力”课程,既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又丰富了居民生活,还增加了群众创业技能。
三是激发自治活力。学院的学员经过学习转化为街道和社区志愿者,参加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化身为智囊团、监督员。同时,我们与社会组织合作对接,搭建回收、义卖等创收渠道,增加居民生活收入,实现社区人群的灵活就业,让基层治理真正回归到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本源上,不断激发居民自治内生动力,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把街道和社区治理的更加美好。
社区学院不仅是学习的平台,更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平台。我们将持续深化五社联动,发挥社区学院作用,下好融和共建“一盘棋”,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体现奋发有为的“赤龙担当”。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
感谢刘辉先生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五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