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京津冀“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在天津西青圆满收官
“接地气”的普法市集
“冒热气”的普法内容
“聚人气”的普法演出
“法”味十足的文化大餐
送到农村妇女身边
妇女既是普法工作的受益者,更是建设者。按照全国妇联的部署要求,2024年年初以来,西青区妇联联合公检法司、网信、农业农村委等部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系列活动,第一时间启动了“建设法治西青·巾帼在行动”普法实事项目,让法治春风吹进广袤的农村,走进千家万户,点亮妇女群众生活。西青区各级妇联已组织开展普法讲座40余场,群众法治文化活动200余次,各类普法宣传550余次,线上线下活动覆盖20余万人次。
根据天津市妇联年初下发工作安排,3月-12月以“牢记嘱托见行动 巾帼普法乡村行”为主题,每月由一涉农区开展一场普法活动,12月在西青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的集中收官展示。
12月6日下午,2024年京津冀“巾帼普法乡村行”收官展示活动在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举行。全国妇联权益部副部长钱叶卫,天津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魏继红,西青区委副书记齐中波,天津市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刘华安,天津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袁红丽,河北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二级巡视员赵奇峰,北京市妇联副主席张宁宇,天津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王丹萍,河北省妇联二级巡视员郭丽萍出席活动。
活动当天,西青妇联会同公检法司、网信、农业农村委、卫健委各部门在六埠百姓广场开设了“牢记嘱托见行动 法润芳华再出发”大型普法市集,现场群众往来穿梭于宣讲区、游戏区、表演区、民俗区,融入式、互动式参与到普法活动中。十辆普法“花车”一字排开,西青妇联、公检法司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现场讲解法律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治大转盘、法治盲盒、拍照打卡框等新颖的普法方式趣味十足;群众亲身体验法治主题杨柳青年画的拓印工艺,“法治”与 “非遗”的邂逅让普法宣传走“新”更走心;村民们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地扭着秧歌、舞着龙,让法治文化融入生活、沁润人心。
在西青六埠礼堂举办的京津冀法治文艺展演的舞台上,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推选的节目竞相上演,整场充盈着鲜亮的“法治”底色。表演者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巾帼普法志愿者,观众是乡村“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和妇女群众代表,节目是原创的法治主题歌曲、相声、双簧、小品等。“弘扬宪法精神 牢记殷殷嘱托”“法润京津冀 助力乡村兴”“凝聚法治力量 齐护芳华绽放”三个篇章集中展示了京津冀三地妇女群众在宪法精神的引领下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法治之笔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崭新画卷的生动实践。
活动为在2024年“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西青区巾帼普法讲师团、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中国社区志愿者之星马芳菲等巾帼普法志愿者和团队代表颁发了由西青巾帼志愿者用六埠蔬菜和鲜花扎成的花束和书籍。活动还发布了2024年天津市妇女儿童维权十大典型案例、“津帼普法 守望平安”工作品牌和“京津冀最美家事'解铃人'故事分享活动”计划。
天津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市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京津冀妇联权益部负责同志,天津各区妇联分管主席和权益干部,西青区委办公室、区委政法委、妇联、公检法司、网信、农业农村委和各街镇妇联主席、各村居妇联干部、妇女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