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钥匙”计划 │ 用好“社区学院” 解锁基层善治幸福密码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为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郊区特点和规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启动“西青善治‘金钥匙’”计划。计划以小切口破题,以大纵深发力,以满意度评效,从新形势下我区基层治理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分类探索有效治理模式,形成了一批西青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法。通过开设“金钥匙”计划专栏,对我区基层治理工作法进行展示。
赤龙南街成立于2016年,是天津市大型保障房街区,集中体现为人户分离多、安置租户多、老年人口多、重点人群多,固定收入少“四多一少”特点。赤龙南街立足街道实际,大胆探索创新,打造全市首个街道级“社区学院”,走出一条符合保障房街区特色的治理新路径。
强化顶层设计
解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
“战略密码”
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形成“1123457”赤龙社区学院建设模式。一是把握一条主线。深化街道“大工委”机制,将打造“赤龙社区学院”列为街道书记项目,以强有力举措,推动项目落地。二是完善两套机制。完善联席会议常态化机制和“共建共治+市场化运作”管理机制,加强统筹联动,深化交流合作。三是建立两支队伍。通过“内选社区能人+外聘专家教授+联合专业机构”模式建立师资队伍。通过系统化培训、健全联动机制打造高水平管理队伍。四是用好两个资源。在课程与活动规划方面,整合教学资源,设置不同类别和难度级别课程体系,不断扩大居民参与范围。在活动开展方面,整合利用社区闲置空间资源,为课程开展提供空间保障。五是打造N个平台。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主阵地,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分课堂,打造专业、系统、全方位培训矩阵。
坚持“六治”融合
解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
“幸福密码”
以“赤龙社区学院”为载体,推动“六治”深度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发布红色党建、橙色活力、黄色温润、绿色数智、青色法治、蓝色平安、紫色教育七大课程,在传承红色基因、激发街区活力上统筹谋划,在以文润街、以文惠民上聚势发力,在关怀老年群体、提升法治意识上持续推进,在守护平安健康、呵护儿童成长上互促共融。课程设置采取“固定+点单”模式,固定课程聘请高校或专业讲师统一授课,点单课程则根据居民需要,采取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居民再“接单”的模式,由具有专业特长的居民授课,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目前社区学院已累计授课180余次,开展活动13场,惠及居民6500余人次。
汇聚资源力量
解锁“众人拾柴火焰高”的
“共治密码”
依托社区学院,打造党委统揽、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体系,汇集各方治理资源。一是强化示范引领。发挥头雁作用,推动“五事五商”“异乡人一家人”等民生小实事项目与“社区学院”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善治“保障房治理路径”。二是突出联动共建。赤龙南街是保障房街区,面临居民收入低、辖区企业少、治理资源不丰富问题。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平台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逐步吸纳7所高校、3家社会组织、60余家共建单位,实现域外治理资源有效引入。三是激发居民活力。依托“社区学院”,挖掘社区能人,激发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意识,形成一批学习型品牌、家庭、志愿者,实现集民智、汇众力。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