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年画,联通世界!上合峰会记者争相体验杨柳青木版年画
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开放三天以来,非遗互动展区内杨柳青木版年画成为各国记者争相体验的文化焦点。
一把灯芯草,几碟彩墨,点染之间,承载的是数百年非遗技艺的生动传承。在六大非遗项目齐聚的展区中,杨柳青木版年画以其浓郁的津味文化风情,吸引了众多中外记者驻足流连。
展台上不仅呈现了传统与创新交融的年画精品,更设有互动体验环节。记者们可在工艺师指导下亲手尝试点染、印制,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这把灯芯草,不仅是点染工具,还是一味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老辈人传下来的材料,上色均匀、力道好控,更能呈现丰富的色彩层次。”
几笔点染,原本素淡的树枝顿生韵致;一幅“福”字年画,在铺纸、上墨、按压之间诞生。这些作品被记者们悉心收藏,成为独具意义的上合纪念。
杨柳青木版年画融合“勾、刻、印、绘、裱”五道核心工序,既借助雕版印刷实现精准、高效的轮廓复制,又保留手绘带来的色彩层次与艺术表现力,堪称民间智慧的结晶。
如今,杨柳青木版年画已不仅是装点家室的吉祥符号,更是走向国际的文化名片。这份承载四百余年历史的文化瑰宝,正以自信之姿走向世界舞台,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使者”。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