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搭建线上“蔬菜直供平台”特殊时期蔬菜为群众送上门
疫情期间为保障居民买到新鲜蔬菜,减少出行带来的风险,西青区“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绿色通道”经营企业——华喜汇通(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搭建了线上“蔬菜直供平台”,在特殊时期送菜上门。
疫情期间,居民们出门买菜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华喜汇通(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利用网上商城为居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居民足不出户网上下单,就能够买到绿色无公害的新鲜蔬菜。
华喜汇通副总经理刘令川说:“天津市启动了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以后,全市的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的管理,减少人员聚集,人民群众买菜出现问题。我们在西青农委的帮助下,迅速启动了生鲜供应链采购模式。在我们的西青对口帮扶线上通道的网上商城开展了线上平台。这个时候线上平台能够充分的解决从市场到消费者手里充分对接,真正的能够把这些的优质菜、平价菜、放心菜的交到老百姓的手里。”
刘令川说:“在这段时间,我们采取的这种消费模式是通过客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的模式,来达到线上的迅速下单,那么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非常方便的。避免了手机APP下载过程当中的这些繁琐流程,而且公众号下单的,不需要绑定银行卡,我们的客服人员也还24小时在线。上线以后获得了消费者的非常好的好评。通过我们对当地农产品的采购,也带动了西青帮扶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的进津。充分的带动了消费扶贫这项工作的完成。因为平台是基于西青区对口帮扶地区的产品所设立的。通过本地菜市场蔬菜的销售,我们也搭赠于田平泉景泰麦积的优质农产品,免费的赠送给消费者。一方面让天津的消费者满足菜篮子。同时具备外地名优农产品的这种体验感。”
“白菜、茄子、土豆、胡萝卜……”只要动动手指,新鲜蔬菜送到家,为了方便居民选购,华喜汇通采用“菜篮子”搭配的模式,将15种蔬菜合理搭配,既方便省心又面面俱到。不仅如此,华喜汇通还充分利用西青区对口支援地区农产品销售平台的优势,将西青区对口支援地区的农产品作为礼品赠送给每个下单的客户。
华喜汇通储运部负责人帖富珍说:“大概是每天早晨7点左右,我们去当城碧城菜市场,每天早晨我们去选菜,当然选的是最新鲜的蔬菜。选完之后我们就回库里面,首先做的一个就是质检,质检完之后,我们入库进行相应的分拣。我们送货现在是有两个方式,第一个方式就是我们在西青选了29个站点,这29个站点都有相应的对接人,我们把货会送到站点,对接人会告诉相应的客户,下班之前把它提走。第二种方式,我们顺丰快递,今天下单,第二天我们基本上市内6区的上午就送到。”
特殊时期,除了保证菜品的新鲜和配送准时之外,如何保证菜品的安全更是至关重要。
帖富珍说:“我们全程防护,首先当然是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然后在包装的时候,我们整个包装箱都要消毒,这是也是为了客户的安全。每天场子里面从早上开始我们开始消毒,我们都有登记,人员每天的测体温,相应洗手液这,全程防护。第一以抗击疫情为主,第二在做好我们自身保护的前提下,把客户的产品保护好,这样更能保证的菜到达客户的手上,是安全的、放心的。”
线上下单、线下发货、全程服务、确保新鲜,作为西青区对口帮扶优质农产品绿色通道的经营企业,华喜汇通在农产品直供直销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而为了帮助企业快速建立供货渠道,使线上蔬菜直供平台尽快上线,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做起了平台建立的“领路者”和蔬菜质量的“把关人”。
西青区农业农村委主任石迎春说:“面对的现在的疫情,在居民区管理的情况下,居民出来买菜、购买必须的生活用品,有时候不方便。再一个就是才是市场批发市场和菜农卖菜难造成的蔬菜积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政府一是协调,以当城碧城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为主体,解决农民批发菜的难度。我们跟市场进行对接。再一个我们寻求了市场主体、做线上线下农产品直销的企业,通过我们农委进行联络搭桥,建立体系,形成政府服务协调,由企业运作的模式,目前全国都在推这种模式。西青区这种模式建立的还是比较早的。到目前已经运行了十几天了,从运行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价格方面,因为是一手货,就在批发市场直接跟农民对接,这样减少了环节,价格对消费者还是比较便宜的。由于直接对接减少了环节,把这一方面的利润让给了菜农。另外从食品安全这块,当城碧城批发市场是一个专业市场,我们农委和市场有关部门都给他们配备了农产品检验设备,进行抽检,还有一部分抽样,进行送到有关的专业部门,进行检测。在质量安全,我们要把关,把严这个环节,安全上不会出问题。”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