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青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的政策解读
《管理办法》共包括7章30条,分别是总则、各方责任、运营资质、经营管理、监督考评、法律责任、附则。其中,总则部分4条,表明了编制目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定义、适用范围及管理原则;各方责任部分2条,对区交通运管局、公安西青分局、区城市管理委等部门及各街镇、经开集团职责进行了细分;运营资质部分4条,明确了企业准入条件、制度体系建设、行业备案管理、车辆技术标准等具体内容;经营管理部分10条,对车辆号牌登记、运维保障、投放区域设置、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提出了工作要求;监督考评部分3条,建立了行业监管、属地管理、企业负责的监督考评流程;法律责任部分4条,明确了对企业违规行为约谈和处罚的法律依据;附则部分3条,对《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和有效期等情况进行了说明,明确了既有合同需按细则修订并备案。
《管理办法》中明确的各方责任与义务、企业资质要求、企业管理规范、企业违规行为约谈处罚等内容均严格对标对表《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等市级文件,充分融合了西青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堵点痛点,增加了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举措。《管理办法》为引导、规范西青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有序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与企业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管理办法》中创新性的提出了“营运号登记”制度。通过赋予每辆运营电单车“数字身份”,将静态配额管理转化为动态过程监管,推动公安(车牌)、运管(营运号)、城管(停放)三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一车一档”精准治理。为构建“企业合规——政府可控——用户可溯”的新型治理模式提供核心支撑。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30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