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西青区气象台202451607时发布:今天白天晴转多云,西南风2-3级;今天夜间多云转晴,西南风2-3级转东风1-2级;气温:3016;


2021年杨柳青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1-11-15 来源:杨柳青镇人民政府
字号

——2021年11月8日在杨柳青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杨柳青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伟

各位代表:

我代表杨柳青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疫情防控带来的不利影响,杨柳青镇人民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实绩实效不断开创杨柳青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17年至2021年,累计完成税收收入61.98亿元,内资到位额65.79亿元,外资到位额76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入76.13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88%和17.98%。

(一)这五年,我们凝心聚力谋发展,全镇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五年累计完成农业产值 24.85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3000余亩,蔬菜种植面积14000余亩,米袋子更加充实,菜篮子更加丰富。进一步盘活东淀、莲花淀农业生态资源,高标准完成了莲花淀5300亩农田改造和中亭河以北6500亩高标准农田工程。做优、做强大柳滩万亩果园,打响了大柳滩早酥梨等一批优质、安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设施农业建设,培育了十三街果蔬种植基地、宏宇采摘基地等五个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打造了精武种猪、德仁水产等3个特色养殖基地。

制造业发展步伐更加有力。五年累计新增注册企业3466家,新增注册资本173.4亿元。威斯康电能补偿、洪晟基业等一批新项目成功落地,项目助推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天津一汽丰田发动机项目、泰正机械新增冲压联动自动生产线、多工位自动化生产线等一批创新技改项目相继投产,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效果突出。完成了杨柳青示范工业园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和基础设施改造,园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爱你仕、鲲鹏药机、万德汽车部件等10余家企业实现入园扩产。

服务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以文旅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旅游业收入占比不断上升。积极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完成了景区停车场、市政配套、夜景灯光亮化提升改造。新建了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再现了原汁原味的杨柳青特色民俗。加快景区业态调整,先后引进了荣宝斋、木版年画制作体验中心、青阅书院、吉祥院子、御上院等特色文化和特色民宿项目。瞄准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延展区功能定位,重点布局国潮小镇、文化学镇等文旅项目,古镇景区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将古镇景区与杨柳青庄园等镇北资源相串联,打造了廉政一日游、研学两日游2条精品旅游路线。

(二)这五年,我们千方百计强基础,古镇城市魅力更加彰显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累计完成示范镇农民安置房建设17.8万平方米,新建城市住宅43.87万平方米,完成居民还迁安置1283户;完成柳兰花苑、先达园等19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和青云里、同盛里等6个低洼片区治理,全镇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施路网建设工程,新修道路17.2公里。实施背街小巷亮化工程,累计安装各类路灯507盏。新建柳霞路、柳苑里等5个菜市场,新增广汇园、宁福苑等8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柜);完成青水家园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和10个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改造,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新组建镇综合执法局,实施“拆违治乱保安全,美化环境促发展”专项行动,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70余万平方米,治理农业违法用地71起,整理农用土地957.01亩。组建镇网格化管理中心,划分专属网格、村街网格、社区网格113个,选优配强网格力量,建立了问题巡查、反馈、处理闭环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了柳轩苑红墙等一系列社区特色品牌。深入推进社区“红色业委会”组建和“红色物业”入驻,建立了镇、社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出社区共管共治新路径。组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拓展社会组织“孵化”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能力。

城市文明程度稳步提升。常态化开展社区、景区志愿活动,志愿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引领社会的新风尚。积极发挥“创文主战场”作用,全面动员、全民参与文明城区创建,2020年底,我镇成功荣膺“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镇综合执法局、石家大院等4家单位被评为天津市文明单位,广汇园、碧泉花园、柳苑里3个社区被评为天津市文明社区。深入贯彻《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禁燃禁放、文明祭扫等社会新风逐步形成。深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打造了白滩寺、时代华庭等3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居。通过社会化服务方式,推进环卫清扫保洁一体化,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处理。

(三)这五年,我们激浊扬清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

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排查、整改隐患3万余处,组织消防演练100余场次。加大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各类人员5000余人次。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技术检查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安全检查的针对性、专业性,确保安全生产属地责任落实到位。组建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信访矛盾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五年累计受理群众信访1045件,接待群众1600余人次,信访问题化解率达到90%以上,大棚房治理、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等一大批群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污染防治战果不断巩固。按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发展的思路和要求,开展工业集聚区集中治理,提升1个合规园区,整合1个符合规划的园区,关停取缔4个不符合规划的园区;分类治理“散乱污”企业246家,转型升级企业68家,实现了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全力推进散煤“清零”,回收炉具6705台,散煤8298.79吨。实施冬季清洁取暖工程,完成了8801户居民气(电)代煤改造。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全镇PM2.5年均浓度降至52微克/立方米,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面落实河(湖)挂长,开展河(湖)“清四乱”水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治理问题点位167处。

疫情防控成果更加巩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镇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在镇党委、政府统一指挥下迅速建立起了协调联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扁平化防控指挥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有效抑制了疫情传播。积极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117849人,圆满完成了各阶段接种任务,及时有效的建立起了全镇全人群免疫屏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任务,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三件套”措施,强化源头管控,细化重点地区人员排查和重点场所管控,累计排查重点地区返津人员34300余人,检查重点场所15000余家次。

(四)这五年,我们孜孜不倦保民生,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民生投入不断加大,五年累计完成民心工程50项、民生实事30项,一大批困扰群众生活的烦心事、糟心事得到有效解决。坚持把就业摆在民生的突出位置,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招聘会60余场;定期开展民营企业走访,积极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累计新增就业10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294人。积极推进参保续保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按照规定参保,全镇22至60周岁养老保险参保37690人,参保率达到94%。

公共服务不断优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夯实教育基础,五年教育累计投入4.43亿元,新建了公办小学2所、公办幼儿园3所,全镇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加快推进镇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打造了镇级为老服务中心1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处。积极推进老人家食堂建设,设立一级老人家食堂1家、二级老人家食堂17家,实现了老人家食堂镇域社区全覆盖。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高标准完成了退役军人之家建设,打造了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23个、村经济合作社2个,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0355人。实施产业帮扶,培育“一村一产业”,不断壮大村街集体经济,大柳滩村、十街村两个市级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推进“双轨并行”村民康居工程,改造农村危房52户,完成了白滩寺村、大柳滩村基础设施改造,新建污水处理站6座,新铺设农村供水管网41.31公里、污水管网73.44公里。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11座,新建厕所21座,改造户厕2262户。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了大柳滩、白滩寺两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五)这五年,我们持之以恒强作风,政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转职能,政务服务不断优化。统筹、整合全镇政务服务事项,设立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实行政务服务窗口集中办公,实现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制三化”改革,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工作,全面清理、取消“无谓证明”5项。推行办理事项承诺制,实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进一步优化办事系统、简化办事材料、精简办事环节、压减办理时限,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优服务,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扎实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用好用足“高端制造二十条”、“亲商八条”等惠企政策,五年累计走访企业1500余家次,收集问题1000余个,问题解决率达到100%。组织银企对接、政企对接、政策宣讲等助企活动100余场,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政策项目200余个,先后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3600余万元。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率先启动“三查、三问、三助、一促”复工行动,强化“132”工作组驻企服务作用,积极帮助企业破解复工难题,引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积极落实惠企、暖企政策,实施疫情期间租金减免政策,累计减免房租1174万元。

抓监督,政务公开更加透明。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对照基层政务公开目录,系统梳理公开事项,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主动公开。五年累计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67条。组织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区、镇党代表、人大代表走进政府,了解政府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我镇民族、宗教、计生、档案、固定资产管理、审计、统计、妇儿工委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杨柳青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关心、支持杨柳青镇各项事业发展的驻镇单位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拉动全镇经济增长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够多,低效、闲置资源利用不到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不够快;公共服务短板明显,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示范镇建设还存在历史欠账;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内在品质任重道远。

二、2021年工作成绩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21年,全镇预计完成税收收入10.2亿元,同比略有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6.2亿元,同比增长20%;限额以上批零业销售额217亿元,同比增长30.1%;限额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20.1%。

绿色发展成色更足。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光达绿色食品产业园完成改造并实现营业,园区签约入驻企业100余家,全年累计完成销售额12.5亿元。完成杨柳青示范工业园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落实科技扶持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高新企业认定1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6家,雏鹰认定32家,瞪羚认定3家。

项目质量持续优化。全年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累计对接企业130家次,新增注册企业700余家,注册资本52亿元,实现津外内资到位额1.7亿元。一汽汽车零部件动力总成项目、上海亿众等项目实现正式签约。国潮小镇项目首开区已取得立项批复和可研批复;树蛙部落、忘忧花园理想村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二)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新建示范镇还迁房1132套,新建社区汽车充电桩212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30根,维修房屋漏雨291户。新建社区公共晾晒区38处,新建垃圾分拣处理中心1座,新建垃圾箱房10处。青水家园小区5处电梯加装点位,正在加紧施工;柳轩苑、碧泉花园等6个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工作全面启动。

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累计治理店外摆卖、占路经营5650处,清理各类布标、广告2100余处,清理共享单车262辆,治理运输撒漏24起,拆除违法建设6348平方米,整理农业违法用地28.68亩,清除“三乱”点位6600处。强化河道日常管理,开展“河长集中行动日”“春季河湖环境专项整治”等行动,累计清理河道沟渠漂浮物30余吨,清理垃圾和杂物270余吨。

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压紧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对全镇170余家生产型工业企业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实行全面监管,累计处理73家涉气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异常情况217次;完成68家涉气企业排污口整改;清洗餐饮油烟设备120台;治理各类扬尘点位38处,全镇空气质量连续4个月名列前茅。

(三)社会治理工作扎实有效

治理体系更加规范。重新调整划分网格113个,累计录入各类人员信息约11万条。全年网格中心共收到上报问题、事件4285件,办结4153件,问题办结率达到96.9%。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加强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社区自治规范化水平。设立了杨柳青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打造了“圆梦微心愿”、“社区民主协商机制探索”等一批社区自治管理特色项目。

社会秩序更加稳定。深化“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74件,化解251件,问题化解率达到91.6%。实施处级干部接访下访,开展信访积案集中攻坚,24件疑难信访案件全部清零。

安全稳定责任不断压实。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压实安全生产属地责任。对全镇228家工业企业、教育机构、养老场所和123栋高层建筑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发现、整改安全隐患845个。深入推进平安铁路“清朗行动”,完成镇域内11公里铁路沿线综合治理工作,清除安全隐患9处,清理铁路沿线垃圾260余吨,有效保证了镇域铁路正常通行。

(四)民生基础不断夯实

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积极落实各项城乡医疗补助,累计发放居民大病补贴等各类医疗补助400余万元。积极推进全民参保工作,提前完成2021年参保任务。加大帮扶就业工作力度,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3场,提供就业岗位2500余个,开展技能培训四期,受益群众376人。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为依托,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建设;新增镇级为老服务中心1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处。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完成大柳滩小学、幼儿园,东咀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依托西青区实验小学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教师培训、联合教研,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有序开展。根据国际、国内疫情发展形势,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确保指挥体系时刻处于灵敏、热备、高效运转状态。强化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圆满完成了建筑行业、七小行业和高校返校师生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任务。精准开展社区封控桌面推演,细化封控措施,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坚决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

未来五年是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起冲击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镇转型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牢牢抓住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有利契机,按照“一轴一廊、一心三区、两纵四横、多节点”的城镇发展布局,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正把杨柳青镇打造成为西青区政治文化中心、天津西部文旅休闲胜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文化节点、“一带一路”上的世界文化名镇、大运河文化带上“最闪亮的明珠”。

一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保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用足用好“双重优势”,加快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市场主体充满活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发达镇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成果更加丰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古镇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杨柳青实践”。

六是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26年突破19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

四、2022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2年预计完成税收收入11.38亿元、内资到位额10亿元、外资到位额610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

以项目招商引领经济发展。梳理全镇载体资源,建立全镇招商资源库,实行“统筹+分类”管理模式和“招商+服务+建设”招商模式。重点加强与高力国际、葛洲坝文旅、北京文投等优质企业对接,对大院区等优质资源重新规划、整合,打造“一院一产业,一院一特色”。密切与区驻北京招商中心的联系,重点加强与奥北科技园、北京电子城等企业对接,以点带面,力争对京招商实现新突破。充分借助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1010”重点工程实施,瞄准延展区功能定位,加快推进国潮小镇、文化学镇项目和古镇商圈建设,打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深入挖掘中小企业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市、区两级科技资金、帮扶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科技创新,力争2022年新增高新企业10家、雏鹰认定3家、瞪羚认定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创新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人才工程和人才资助拨付,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急需紧缺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引进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根据全镇企业实际制定培育目标及个性化帮扶方案,力争2022年再培育2家。

以乡村振兴带动经济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优化村庄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增强村庄发展后劲。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启动白滩寺乡村振兴示范村改造,加快推进树蛙部落、忘忧花园理想村建设和种业协会地展项目建设,打造串联镇北生态农业资源的乡村振兴旅游路线,实现“一产+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村街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盘活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一步谋划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村街集体经济。

以优化环境助推经济发展。建立企业“大管家”服务体系,对镇域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扎实推进“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充分运用早餐会商、下午茶叙等亲商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以实际问题的解决,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继续用好、用足“亲商八条”、“西青现代服务业30条”等惠企暖心政策,营造透明、诚信、可预期的投资发展环境。

(二)聚焦品质升级,打造宜居古镇新面貌

加快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围绕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推进景区业态调整,丰富景区夜间活动,点燃景区夜经济。实施御河景观夜景灯光提升改造,不断完善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强化人员管理培训,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实现景区软硬实力双提升。充分利用非遗文化展等平台,加大杨柳青年画、剪纸等非遗文化推介,扩大古镇知名度。继续常态化开展民俗文化展演,丰富民俗文化现代表现形式,进一步提高景区人气。

继续落实基层精细化管理。强化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强“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 建设,激活“红色细胞”凝聚力,打造“社区党组织+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的自治体系。构建社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大力支持、吸纳社区共建单位,依托共建单位资源优势开展专业服务活动,实现社会资源共享。整合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打造“我们的社区”居民融入计划等一批具有杨柳青特色的社区品牌。精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行生活垃圾收集撤桶并点进箱房工作,开启“垃圾投放集中分类+定时定点”的新模式。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不利天气应急限排、减排监管,持续开展餐饮油烟精细化管控,加大涉 VOCs企业及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监管力度,加强各类扬尘管控,持续改善全镇空气质量。常态化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入河排水口(泵站)水质提升专项整治,全面改善河湖水质。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全面加强安全稳定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属地责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作用,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道路运输、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危险废物、仓储物流企业(场所)、油气长输管道、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战。持续开展“矛调在你身边”宣传活动,全面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全力推进疑难信访案件攻坚化解,确保全镇和谐稳定。继续推进平安社区建设,配齐社区技防设施,打造社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三)聚焦民生改善,打造人民幸福新高度

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加快推进还迁安置工作,在完成贵福苑二期17.8万平方米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启动宁福苑二期15万平方米示范镇建设。同时,创新安置工作思路,积极接洽优质房源,多渠道解决居民还迁安置问题,全面提升居民还迁安置速度。在完成东咀小学搬迁、东咀幼儿园开园的基础上,统筹做好莱茵小镇配套小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提升改造,不断增加公办学位供给。依托区级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教师培训、联合教研、集团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镇共享。加快推进养老院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全面竣工。

抓牢民生兜底保障。加快推进新华道地块挂牌,佳境里地块收储,积极盘活有效资产,疏浚民生投入源头活水。进一步扩大民生支出,以全镇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及边缘户最低社会保障工作为主线,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进一步完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为老服务中心功能,全面提升我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搭建就业供需平台,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带动就业,鼓励灵活就业,做好困难群体安置帮扶。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柳口路口袋公园项目手续办理,力争2022年实现开工。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全力保障农村居民住房安全。继续实施路网建设,启动盛杨道、柳泽路等道路建设,方便百姓出行。继续推广社区集中晾晒区建设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通过社会资本方式,增加社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数量,进一步打通困扰群众生活的“堵点”和“痛点”。

(四)聚焦政府建设,打造政府服务新气象

全力打造高效政府。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发展态势,适时调整防控措施,强化封控、大筛等应急演练,确保指挥体系时刻保持“灵敏、热备、高效”,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全力保证人民生命健康。推行便民服务中心轮值和志愿服务岗建设,试点推进“一岗全办”;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向村街、社区延伸,全力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

全力打造廉洁政府。压实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推进政府作风建设。紧盯重点领域,把牢重点环节,关注重点人员,做到常督促、常提醒,真正管住微权力、严防微腐败。深化政务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确保政府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全力打造法治政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强化全镇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升干部法治思维,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履职、依法办事。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狠抓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强化重点疑难案件的多部门联合会诊,真正让群众在每一次执法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各位代表,风劲帆悬正可期,重任千钧再奋蹄!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以杨柳青人的实干担当,为实现古镇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备案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10001 津ICP备12005437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89号

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府前街2号  邮编: 300380 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7392579  邮箱: xiqingxxgk@126.com

wzalogo_06.png

主办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备案单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10001 津ICP备12005437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89号

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府前街2号

邮编: 300380 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7392579

邮箱: xiqingxxgk@126.com

wzalogo_0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