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施工期不涉及土建施工过程,拟利用现有厂房内空置区域安装相关设备,施工过程中仅有施工人员废水、噪声和少量固体废弃物产生。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仅为生活污水,施工期约为10个月,施工人员约为15人,用水量按照每人每天40L估算,则施工期生活废水产生量约为180t,依托厂内现有化粪池沉淀后由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大寺污水处理厂。2、施工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设备安装、物料装卸噪声。施工场地噪声源通常主要为设备安装或物料装卸时使用的高噪声施工机械,单体噪声源强通常在80dB(A)以上。施工期存在大量设备交互作业,且在场地的位置及使用率均可能出现较大变化。本项目施工阶段一般均为室内作业,经过墙体隔声等防治措施,噪声传播一般可控制在50m范围内,受影响范围较小。3、施工固体废物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设备的废弃包装材料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废弃包装材料经收集后及时清运,可外售给物资回收部门;生活垃圾主要为施工人员废弃物品,产生量较少,交由城市管理委员会统一清运。综上所述,施工期产生污染物较少,预计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待施工结束后大多可恢复至现状水平。运营期 大气
本项目实施后,T2厂房与T3车间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基本完全一致,产生的废气收集后汇入对应总管后再均分至对应排气筒排放,因此满负荷运行时,同类排气筒最大污染物排放量相同。 当出现运转异常时厂内立即停产检修,待所有生产设备、环保设施恢复正常后再投入生产,同时应及时启动备用治理设备,以减少废气排放量,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上表可知,即使产生废气污染物非正常排放,鉴于排放量较小,排放时间段,不会对周围人群产生显著影响。 废水
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为15719m3/d,占大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比例较大,根据大寺污水处理厂去年排污数据,目前日处理量为3万8 m3/d ~4万m3/d,尚有少量余量可满足本项目废水排放。本项目废水水质可达到《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标准,满足大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可直接排往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因此,本项目污水排放去向合理可行。本项目污水水质符合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要求。排放的废水水质不会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产生明显影响,执行的排放标准可涵盖本项目排放的特征水污染物。该污水处理厂具备接纳本项目废水的能力。本项目污水排放去向合理可行。噪声
本项目所在区域周边50m范围内有1处声环境敏感目标,为大寺村,与本项目最近距离为28m,本项目建成后,大寺村处声环境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限值要求。 4、固体废物 (1)一般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一般固体废物的具体管理措施如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中的有关规定,各类废物可分类收集、定点堆放在厂区内的一般固废暂存场,同时定期外运处理,作为物资回收再利用。污水处理站污泥由城管委定期清运。(2)危险废物收集的环境管理要求本项目危险废物的收集主要指在危险废物产生节点将危险废物集中到适当的包装容器中或运输车辆上的活动。本项目液态危险废物收集时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撒漏到厂区地面而造成对土壤、地下水的不利影响。依据《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本项目已采取以下措施:① 危险废物的收集根据危险废物产生的工艺特征、排放周期、危险废物特性、废物管理计划等因素制定收集计划。 ② 危险废物的收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内容至少应包括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和方法、专用设备和工具、转移和交接、安全保障和应急防护等。 ③ 危险废物收集和转运作业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镜、防护服、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④ 危险废物收集时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确定包装形式。 ⑤ 根据收集设备、转运车辆以及现场人员等实际情况确定相应作业区域,同时设置作业界限标志和警示牌。(3)危险废物贮存的环境管理要求本项目利用现有工程危废暂存间,面积约450m2。在提高危废转运、处置频次的前提下,现有危险废物暂存间能够满足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需求。现有危废暂存间建设已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在满足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预计不会对周边环境空气、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不利影响。 5、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影响本项目运行过程中没有土壤、地下水污染途径,因此本项目运营后预计不会对土壤、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